聚焦丨时隔五年,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协议终于签署!
划重点:
❶ 近日,中蒙两国签署关于建设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的协议,这对两国边境地区发展乃至两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❷ 从二连浩特—扎门乌德入手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实现边境贸易的规范化、制度化,不但能够进一步刺激中蒙贸易良性增长,还将为两国贸易与投资往来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一带一路”与“发展之路”深入对接向前再迈一步。
2019年6月4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与蒙古国政府授权代表蒙古国食品农牧业与轻工业部长乌兰在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关于建设中国蒙古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的协议》。
《协议》的签署是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二连浩特—扎门乌德是中国与蒙古国首个跨境经济合作区,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加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发展之路”战略对接的重要举措,对两国边境地区发展乃至两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2018年12月13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入境中欧班列突破1000列。图为列车经过二连浩特口岸。(图片来源:中新网)
历时五年的国家级重大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升,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如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成为边境地区的一项重要课题。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在两国边境地区划出特定区域,赋予该区域特殊的财政税收、投资贸易以及配套的产业政策,并对区内地区进行跨境海关特殊监管,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我国目前已有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广西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多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在提振边境贸易、人员往来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连浩特作为获国务院批准的全国13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口岸,它与蒙古国扎门乌德市隔界相望,相距仅4.5公里,边境线长72.3公里。
2014年8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蒙古国大呼拉尔发表演讲时,明确提出要在中国二连浩特—蒙古国扎门乌德等地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五年时间里,中蒙两国从不同层面召开磋商会、论证会,积极推进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研究和建设工作,推动二连浩特—扎门乌德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步入快车道。
2016年5月,中蒙两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正式签署《二连浩特-扎门乌德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共同总体方案》。
2017年9月,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中方一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进入全面施工建设阶段。
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中蒙双方各9平方公里,通过“两国一区、境内关外、封闭运行”模式,打造集国际贸易、物流仓储、进出口加工、电子商务、旅游娱乐及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开发平台,最终形成以中国二连浩特和蒙古国扎门乌德为中心、带动辐射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跨境经济合作区。
连接“一带一路”与“发展之路”
继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蒙古提出建设包含高速公路、铁路、电气线路、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等多项基础设施在内的“草原之路”发展战略。2016年,蒙方将“草原之路”名称调整为“发展之路”,并于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与中国正式签署了《蒙古国“发展之路”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谅解备忘录》。
近年来蒙古国内经济面临一定困难,希望通过“发展之路”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从中国获得更多贸易与投资,改善国内困局。中蒙经济结构存在互补性,具备合作发展的条件,通过战略对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仅可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促进蒙古经济转型发展。
目前,中国是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最大投资国,二连浩特现有口岸贸易量占中蒙的1/3,贸易额占中蒙总贸易额的的1/2,由二连浩特口岸出口到蒙古的粮油、机电产品约占蒙古国市场份额的70%,果蔬和日用品约占蒙古国市场份额的80%;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人数占中蒙的80%以上,每年来二连浩特旅游购物的蒙古国公民近百万人次。
近年来,中蒙之间以资源产品为主的边境地区贸易合作呈现出发展势头好、增长快和潜力大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困难亟待解决,其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畅问题尤为突出,口岸通关功能和法律依据亟待完善对接。从二连浩特—扎门乌德入手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实现边境贸易的规范化、制度化,不但能够进一步刺激中蒙贸易良性增长,还将为两国贸易与投资往来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一带一路”与“发展之路”深入对接向前再迈一步。
更多精彩:
数据观丨中蒙俄合作Plus版:产业园区、钢铁和铁路合作最受关注
来源/经济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商务部网站
责编/张广琳 审校/刘梦 监制/李雨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